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梓州慧义寺碑铭 初唐 · 王勃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四
粤若三灵混极。惟神藏妙物之机。六气潜周。惟圣握财成之柄。考龟龙于百代。觉路先迷。徵象马于三川。元津晚辟。岂非君臣朴静。则上皇扶失道之危。仁义沸腾。则大雄拯横流之弊。然后阶四禅而纵观。再造淳风。生三昧而端求。一匡浇俗。详穷秘躅。迥测冥机。观俗化之浮沈。考经纶之去就。则知理非徒寝。勋华秕天下之功。教不虚行。周孔雪寰中之诮。遂能往来真极。表里睿图。谈慧日于昏衢。荫慈云于燬宅。由是妙音鸿渐。化迹龙飞。为法栋梁。作人父母。诸天竞写。金仙满目之容。异事争传。贝叶璿花之偈。慧义寺则安昌寺之遗基。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新州剌史安昌公之所建也。公讳则。字孝规后魏景穆皇帝之元孙。司空安昌之元子。雄才广度。身膺海岳之灵。华冕雕轩。地积王侯之气。晚参周运。位列虞宾。爰抚新州。来光旧蜀。江分石犀。犹连赤岸之山。路对金牛。尚疑青泥之磴。荣高牧刺。养隔晨昏。披厚褥以惊心。抚长筵而下泣。以为临川积慕。尚疏钟阜之岩。康乐追怀。竟凿庐峰之壁。傍稽胜托。俯植灵因。穷广汉之名山。得长平之绝岫。凭危列户。亘险乘甍。龛临明月之宫。塔对浮云之径。青莲湛目。下映香泉。赪果含唇。斜交宝树。重扃写翠。攀謺磴而烟周。复树回丹。委连冈而电属。真童入。山前桂树之坛。神客来游。水上芙蓉之殿。千楣凤矫。横鸟道而斜飞。万栱虬蟠。俯虹㽵而沓起。霞明春牖。即对谈鸡。露下秋亭。仍传唳鹤。松门不杂。禅清避俗之心。院长闲。响合游仙之梵。若夫招提净域。栋宇长存。精舍祇洹。规摹可袭。亦犹林光旧址。遂起甘泉之宫。露寝馀基。因立灵光之殿。自先后膺历。今圣乘时。尧曦将佛镜俱悬。轩车与法轮同转。眷香城而侧席。怀妙叶而旁施。爰加慧义之名。用徙安昌之号。镌镕间起。缔饰争飞。前司马苏良乂。首引甄操。前长史唐秀卿。继敦崇拓。乃立弥勒下生像一铺。诸佛新变相一龛。并对巘呈规。分崖合势。容华秀绝。相好端明。尽雕刻之奇摹。执丹青之有契。随峰写状。旌旗舍卫之兵。因石生姿。花叶祇园之树。山靡进晚。丽饰晨岩。涧户迎宵。神光夜烛。如来应化。上辞兜率之天。菩萨分身。下入须弥之座。时有就禅师者。俗姓冯氏。行遗生灭。思出尘劳。修定水之堤防。擢禅林之栋干。法忍以精求解脱。俯会无生。慧严以身證涅槃。坐观真谛。受踪故事。隔代同符。形骨犹存。英灵可视。岂若武担山下。惟传智士之名。蜀郡江前。别画文翁之像而已哉。又有庆法师者。俗姓王氏。贞机苦节。以般若为心谋。辅弼匡迷。以菩提为已任。遂使邑南偃化。争传廉恕之风。濮右驰情。竞起松篁之节。爰有庾子山者。文场之俊客也。自黄旗东扫。青盖西还。承有晋之衣缨。作大周之杞梓。嘉声内振。健笔傍流。翠碣高悬。丹书未缺。琼钟俯彻。犹参吐凤之音。石镜傍临。尚写回鸾之迹。朝请大夫长史河东裴爽。公侯映代。贞白承家。临九折以长驱。下双流而作镜。清通旧德。王休徵之不虚。领袖耆年。庞士元之获展。县令卫元。冰霜用足。江汉情多。传卫玠之清谈。兼卫恒之博识。牛刀屈锐。陵剑壁而裁风。凤轸鸣徽。望琴台而助化。寺主明法师俗姓淳于氏。盖齐上客之遗苗。汉廷尉之洪允。避地岷濮。代为豪酋。法师住持真教。栖息妙涂。临雁塔而虔诚。仰龙宫而绎思。禅居遁迹。严君平之出尘。梵肆延宾。杨季卿之好事。上沐皇王之泽。下承连宰之功。收里巷之讴谣。览江山之体势。咸以为安昌故迹。虽篆德于前闻。新野残书。未兼芳于后叶。爰求胜律。重勒奇踪。托以知已之宾。校以当仁之分。文通景纯之笔。何后何先。襄川岘岭之碑。为陵为谷。敢凭真眷。俯竭虚怀。披翰苑而长鸣。下辞庭而步。扬子云之继马。人远乎哉。蔡伯喈之嗣张。吾知之矣。敢作颂曰。
三千净土,八万名山。
银台海上,金阙云间
禅居不杂,觉路长闲。
鸾鹤栖举,风烟往还。
蜀门南望,岷波东泻。
川路黄牛,关城白马。
宝光仙镇,来清钜野
紫磴三危,丹峰四下。
显元安昌,俾侯江汉
英威外发,妙谋内断。
慧则心机,孝为身干。
聿求胜迹,爰疏壮观。
跨崄垂甍,缘崖构极。
玉座交映,珍龛间饬。
磴道鱼鳞,山形凤翼。
露清轩冕,霞明篆刻。
重峦架崄,曲岫回廊。
岩扉侧启,涧户斜张。
松门石塔,竹院沙场。
斋庭合梵,讲肆浮香。
郁纡甍栋,参差林沼。
叶障奔禽,花岩度鸟。
地遥心旷,尘疏俗少。
鹤唳更秋,猿吟漏晓。
法门幽寂,禅宫寥夐。
树杳烟深,泉飞虹映。
实为妙域,傍滋道性。
屡延铭表,频流藻咏。
铜梁上德,玉垒名师。
饰传觉照,颠闱文思。
千龄道术,万古风期。
重规謺矩,何代无之。
先圣庙堂碑 唐 · 田义晊
 押齐韵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九
大矣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粤若元不代乎苍。故时不阶其用。业方骛乎霸。则政莫繇于理。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也。英华久彫。附枝将坠。会聋而鼓。不陈则行。殷夫子负道遑遑。无所钩用者。曷足病已。夫子孔氏。其先黑帝子。本殷人。迁于鲁。弋尼邱山。取邱讳字焉。以诞弥也。握文履度。连珠含则。衡相月角。河口斗唇。首法紫宫。貌奫黄帝。年十有五而志于学。贫无束脩。谒伯阳。访道德之原。考庙朝之则。金人未毁。览缄口之铭。宥坐斯存。识诲盈之器。易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斯之谓也。三十而立。其道弥尊。盖有不圹山不直地。抠衣而至者。三千馀人矣。求也退而是进。由也兼人而抑。伯鱼问学。喻观苇于污池。端木求知。恐妨生而送死。易曰。君子以教思无穷。斯之谓也。若乃观易两卦。喟然不怡。论诗六章。惕焉知惧。随黄口而罗者。得勉以慎从。亡蓍簪而哭者。哀旌其念旧。欲给则豫。偃也之行得之。独居思仁。绦之行也。由此。易曰。君子以朋友讲习。斯之谓也。四十而不惑。必闻其政。故其参委吏。会计平。掌乘田。牧畜息。中都制法。则诸侯毕师。摄相登庸。则敌国咸惧。七日而诛两观。一言而毁三都。遂返龟阴之田。克殄倡优之乐。易曰。君子以明罚敕法。斯之谓也。若乃麛裘韡带。化未洽而谤流。章甫衮衣。政既行而颂作。弱陪臣而强公室。登泰山而小天下。虽复齐人来遗。仍察政以少留。及夫鲁不致膰。遂拂衣而高逝。易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斯之谓也。五十而知天命。遂能原物之情。呜呼。道之得行也命也。曷吾道之不行。道之将废也命也。固斯文之未丧。乃自卫返鲁。删诗定书。制礼作乐。述易修史。故其温柔敦厚。以极操指之情也。疏通知远。以(阙一字)驰骤之迹也。恭俭庄敬。备周旋揖让之容也。广博易良。明缀兆疾舒之节也。属辞比事。褒贬天人之功也。洁静精微。范围乾坤之化也。用能极乎天而蟠乎地。穷乎性命而通乎鬼神。易曰。君子以反身修德。斯之谓也。六十而耳顺。遂知来物。详夫天殃所及。先陈鲁庙之灾。土怪攸兴。宜识季卿之问。辩防风之巨节。吴使嗟称。稽肃慎之遗砮。陈人悦服。颜回不贰。吾亦食而无疑。商瞿必昌。尔讵劳乎更娶。齐禽大舞。闻备水之谣。赵犊其诛。起回舆之操。月离于毕。既应之犹响。萍触于舟。其食之如蜜。石函金简。岂谓赤雀之符。缥笔单衣。陈紫麟之典。易曰。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斯之谓也。至于怀胥附之友。感萎以滂沲。□禦侮之交。闻震雷而恻怛。重五教而垂范。含万物而化光。人到于今。训其成式。故能酌焉而不竭。注焉而不满。苟非聪明睿哲达天德者。其孰能与于此。易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斯之谓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故虚以受物。贵而下人。惜其腐馀。享以仁人之馈。嘉其美味。喜当甂中之食。请长生之诀。引咎于□童。闻官志之名。访学于郯子。易曰。君子以虚受人。斯之谓也。若乃言而不用。莫顾廪邱之封。命则未通。讵免匡人之厄。讳穷久矣。而不免者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者时也。易曰。君子以理历明时。又曰。不可荣以禄。斯之谓也。虽复春居笼兮夏居密。秋不风兮冬不炀。阅逝川兮若斯。歌颓山兮何及。越哀公六年夏四月己丑尼父卒。凡享年七十有三。呜呼哀哉。门人追在三之义。尽丧之礼。封为马鬣。葬于泗滨。公西掌其凶事。子贡庐于墓侧。若乃平乡圣迹。金石乃闻。北里神茔。草莱自辟。噫。夫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周日陵迟。汉未暇给。是使笾豆簠簋。将涸源而不流。玉戚朱干。若颠木之微蘖。迨乎恭王坏宅。得其藏书。于是乎夫子之道粲然。永锡罔坠者矣。于戏。棐迪有位。示人昭范。典坟之迹。厥济生人。由后之君子。或配其宗名。或崇以宠秩。故孟坚颂汉。述孔相之休。邱明志鲁。传素王之业。又孰知夫是非哉。刘氏以哀成恤允。曹王以宗圣开家。自时厥后。享祀罔绝。陕州孔子堂者。后魏恒农太守刘斌之所建也。刘君在郡有政理。故其柏树数株。尚青青焉。我皇唐御历。一百馀年。神武开元。兹惟四载。创则而聿修王度。厉精而恢复帝业。修文阙职。咸秩废典。敷德以柔远。宣慈以和亲。故其神功滂洋。蒙茸陆梁鱼颉而鸟䲳。灵化翕赩。旁魄四塞。刑清而讼息矣。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陕州诸军陕州刺史上柱国金城郡开国公姜师度。惟兑之精。乃台之耀。门传义窟。家有孝声。文章包六气之和。仁言总五行之秀。才优武库。当朝服元凯之名。时号智囊。百代识文强之价。一台归妙。始含香而握兰。独坐生风。更避车而住楫。法河历拜。充牣国泉。咨岳累迁。满羸人望。由左绵而转扇。惑蜀吏之追攀。指分陕以褰帷。见虞童之迎拜。昔河内取给。司徒受委于东京关中是资。相国转馈于西汉。非夫寄深邦本。功济人天。畴能比庸。允光佥属。且夫陕者阴晋之鄙。宁秦之郊。泛舟而来。控引淮海。漕粟攸务。糇粮军国。又闻□者近盐之邑。鹾人废常。宾祭之用。仍岁靡给。自公戾止。允庶务。用能美利纷积。偫纲备举。上资京师。旁达邻国。矧封略之内。而有不富教者乎。爰初下车。顾谓儒林郎博士宁修本曰。夫化人成俗者。其必由学乎。若函丈之义不崇。则子衿之咏攸作。彼楹宇之彫毁。当修葺之。修本乃询事考言。庀徒涓日。而梁初搆。丹雘塈茨。藻贲坛亭。周列。双童夹侍。宛然叔仲之容。十哲旁罗。莞尔言游之对。中散大夫守司马黄履顺。通议大夫长史卢季珣。□大夫行司马赵庆逸。并鸾鹤羽仪。圭璧符彩。比影迭耀。□□别乘朝议郎录事参军李瑱司功参军杨淑司仓参军宁司兵参军李和仲司□参军扈德思司士参军甄茂成参军事李直萧谊杨绛崔某等。并因陪祭上丁。肃稽洪烈。乃飏言曰。周则甘棠蔽芾。召伯之所存也。魏则茂森沈。刘君之所艺也。今则崇庙设象。姜公之所训也。而三贤异日。万古同风。使躅空存。芳名永缺。式瞻真范。猥及庸愚。游夏难言。惕焉兢惧。徒以服勤训迹。二纪于兹。愿备所闻。敢为颂曰。
昔在黑帝。感摇光兮。
白蜺贯月。诞幽房兮。
惟我皇祖。元禽翔兮。
授命天人。降生商兮。
猗欤父嘉。五族昌兮。
君子万年。必有光兮。
固天将圣。不代彰兮。
为汉制法。阐文章兮。
帝道丧矣。霸道项强兮。
乾坤不交。小人长兮。
其谁宗予。遂遑遑兮。
凤鸟不至。麟亦伤兮。
述明六艺。为纪纲兮。
身殁道存。名益亨彰兮。
永垂代式。谓素王兮。
泗滨既葬。水泱泱兮。
何壹男子。上吾床兮。
我壁有七。张伯藏兮。
万代礼乐。惟荐香兮。
昔邵分陕。坐甘棠兮。
惟刘典郡。建庙堂兮。
岁不我与。日毁荒兮。
载修载葺。我公姜兮。
威仪象设。则平乡兮。
髹彤藻绘。既炜煌兮。
乃刊贞石。颂芬芳兮。
今来古往。永无疆兮。
天圣宫纪事碑天圣七年 北宋 · 孙慎言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光绪《山西通志》卷五七
伏惟太上老君混元皇帝青牛命驾,紫气度关。
执大象以临人,百王共贯;
烹小鲜而治国,千古同规。
既推轮于众妙之门,遂脱屣于三清之境。
逮夫有唐之受命也,肇从全晋,起革暴隋。
止海水之横流,非徒夏禹
补天纲之幅裂,岂特娲皇。
寻追五让之踪,旋定一戎之业。
高祖神尧皇帝,乃太上三十四代孙也。
兰叶茂,仙李阴秾。
发源虽自陇西,溯本实系苦县
老君唐武德二年二月内降于平阳神山县龙角山之根子树下,衣冠俨若,鬓发皤然。
白马在前,耀荧煌之朱鬣;
青童侍侧,对绰约之红颜。
时里民有吉善行者见而拜之,因谓善行曰:「尔为吾言于唐皇帝:吾即汝之远祖也。
汝方为太平天子,国祈灵长,吾已大敕阴兵,助汝破贼」。
言讫不见。
善行既蒙神告,即诣长安
神尧甫定关中,方图外略,既闻所奏之历数在躬,乃命左亲都督杜昂寅奉皇华,就于本山致祭
精诚上达,肸蚃下同。
俄于大树之间,再见犹龙之表,至于告谕,又极丁宁。
神尧既嘉受命之符,且思遵祖之义,乃命有司于所见之地,建立祠堂,仍敕四时备礼享献。
其后太宗王世充洛邑,擒窦建德于武牢,自馀群凶,相次殄灭,六合大定,不出数年。
则是圣祖之贻谋,云孙之受庆,影响之应,岂不昭昭哉!
开元中明皇帝六叶之丕图,席千龄之景运,感昊穹之灵贶,恢烈祖之耿光,十四年七月,始下诏改老君为庆唐观,仍御书观额及碑文以赐之。
宸翰纵横,宝章飞动。
金声玉振,吐天上之兰辞;
鹊返鸾回,降日中之玉字。
丽藻朝辉于岩壑,银钩夜烛于星辰。
遐稽善美之言,迥极天人之际。
观内正殿曰老君殿老君殿之次曰三清殿三清殿之次曰三皇殿,内有高祖明皇帝六圣玉容。
左右鸾翔,东西凤翥。
日角龙颜之像,若照千官;
垂衣端拱之仪,如临万国。
父尧子舜,其在兹乎!
先是,斯观营缮之初,因于无水,公辅为之失色,众人于焉疚心。
无何山椒之间,瀑泉喷涌,枉道屈曲,流于观中,号曰华池,大济工役。
既人工之告毕,而神瀵之亦枯。
皇朝景德二年二月十五日,有甘露降于老君殿之前柏树,凝如天醑,湛若浆。
既呈五色之祥,迥掩三危之味。
寻又有白鹤,来翔碧空,雅同辽水之归,不让华亭之唳,声震遐迩,几乎浃旬。
符瑞至多,不可殚纪。
二千石既累蒙茂祉,寻达圣聪,俄奉玺书,俾如缔构。
自正殿之外,凡盖前后三门,暨道院行廊之所,内外大小总三百馀间。
初,观之东南,其峰峭拔,藤萝盘屈,素有洞宫,名之珍珠,多历年所。
唐大历中,尝敕以玉简金龙投于此洞;
至晋天福年间,有奉使新罗者,及至其国,见向之二宝,俱汛出水中。
既还长安,因表以进之。
又其洞之内,每风恬雾霁,往往闻笙箫管磬之音,若钧天九成,髣髴在耳。
厥后时罹凶歉,郡起螟蝗,一方无蟊贼之虞,比屋有京坻之望。
虽上资于帝力,实允赖于神休。
天圣五年夏四月,诏改庆唐观为天圣
峨峨秘宇,陋白鹤于南山
肃肃珍台,掩青羊于西蜀
轮奂壮丽,称为最焉。
每岁月及正阳,开八叶,此邦士庶,雾列星驰,或修香火以告虔,或备蘩而致洁。
口其祝矣,福祐随之。
蚩蚩之民,有足依怙。
六年,道众以斯观自始崇葺三百年,盖因高就基,实去水逾远,汲取之事,我劳如何!
今若大备吉蠲,式遵科教,庶竭惟精之恳,期延善利之祥。
于是乐佳景之流,行步纲之法,寅祈太上,欲浚灵长。
乃于道院之东,神厨之后,方幸天从于人欲,俄惊辟地以及泉。
厥味孔甘,可饮丹山之凤;
其源不浊,如分楚国之波。
虽贰师之刻山,耿恭之拜井,未之逮也。
自是斋殷之事,洒扫之资,人无所劳,用斯不匮。
非夫太上威灵所及,畴能至是耶?
七年,会令尹东平吕君化元,用卓鲁之才,出莅斯邑。
既典一官之职,寻跻三异之名,与广平焦君季卿,共凛诏条,叶宣风化,茍政有所缺,力而行之。
一日,自公之馀,同诣斯观,周览胜概,叹异久之。
因谓本观都监赐紫道士梁志贞,监观、赐紫道士见素曰:「此观肇自皇唐,迄于有宋,虽代数悠邈,而感应滋多。
矧近奉天恩,且更观额,而始终事迹,纪述未遑。
盍求白地之文,以志他山之石,庶垂来裔,不泯徽猷」?
二君子感慨是言,欲图不朽,且以慎言素慕神仙之道,粗知辨学之源,爰俾抑扬,靡克诮让。
含毫增愧,谨作铭云:
混成之教,先天地生。
万物之母,三才之精。
猗欤老氏,道不虚行。
赫赫宗唐,实称后裔。
寅奉真源,钦承宝位。
惟尧之都,是为福地。
命氏考姓,实惟赖乡。
既开兆朕,乃建祠堂。
承袭钦奉,焕乎有光。
革庙为观,五位辨方。
炎宋勃兴,诞膺骏命。
道冠百王,恩加亿姓。
始改庆唐,谓之天圣
轮奂愈尊,焚香益盛。
粤有上士,含和保真。
爰启丽藻,俾刻芳珉。
按:民国浮山县志》卷四○,民国二十四年刊本。